学生处
学生心理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教育 >> 学生心理教育 >> 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知识
发布时间:2022-10-15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一、填空题

1.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人际关系相似性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价值观念)。

3.“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完美主义者)。

4.我们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轻微的心理失调)。

5.当发现身边的人有自伤或伤人倾向时首先是(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并对其开导),其次是(及时报告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或学院领导)。

6.妄自尊大并总是需要得到别人注意和赞美,这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类型的表现。

7.学校增进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心理健康教育)。

8.专业心理咨询的场所应在(学校个体咨询室)。

9.在心理咨询的各种形式中,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面对面)。

10.一次心理咨询一般需要多长时间(50分钟)。

11.心理学中的催眠是指(通过言语暗示引到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

12.人体中对情绪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胃)。

13.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地址在 (大学生服务中心医务室325)。

14.妄想是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发生的。幻觉是指 (虚幻的知觉)。

15.衡量人际关系好坏最主要的指标是交往双方的(心理距离)。

16.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 (自身的内部冲突)。

17.破坏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刺激超越个体中介系统的应付能力)。

18.大学生心理健康日3.25与5.25的谐音是(善爱我,我爱我)。

19.能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方法是(调节抱负水平,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0.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格)。

21.遭遇失败后便认为自己“没用,什么也干不成,是个废物,窝囊废”,这种想法属于(过分概括化)的不良认知。

22.(自卑)是指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自己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轻视自己、失去信心、畏缩的一种情绪体验。

23.我必须每件事情都要成功,学校或家庭环境必须符合我的要求,你必须对我好是带有(绝对化)的不良认知。

24.总觉得有人在议论他,路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某人总是想害他这可能是(关系妄想)。

25.自我伤害作为心理障碍的最极端的后果,最常出现在(抑郁症)中。

26.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称为(合理化作用)。

27.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为来访者保密)。

28.几个人骑车会比一个人骑车快,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29.对知觉对象的某一特性形成判断之后,不加分析地推及到这一对象的其他方面,“一好百好,一糟全糟”,这种泛化或扩张的心理效果就是(刻板印象)。

30.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影响正常生活学习,这属于(强迫症),是一种心理障碍。

31.心理异常按程度由轻到重排列,应为 (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32.针对“孤僻”的人,最好的方法是建议他(主动与人交往)。

33.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是(人际关系状况)。

34.“我总是失败,他们都是那么优秀”“没有人愿意与我交友,所有人都总跟我作对”这种想法属于(两极性)的错误思维。

35.在人际距离中,(0.5米以内)属于亲密区,(0.5—1.2米)属于个人区,(1.2--3.7米) 属于社交区,(3.7米以上) 属于公共区。

36.言语交往,首先应学会(倾听)。

37.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向亲友师长倾诉) 。

38.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状态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二、判断题

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个人偶尔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2.动机越强,事情的成功率就越高。×(中等程度动机水平利于成功)

3.恐惧有时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保护机制。√

4.精神健康与精神障碍是对立的两极。×(疾病)

5.失眠时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一定要睡着”可有利于睡眠。×

6.有一定程度心理问题,可以靠自我压抑,不用心理咨询老师。×

7.同样不幸事件因为个体的不同所引起的挫折感是不一样的。√

8.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能够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使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教育、预防为主。√

10.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不能等同于对情绪的抑制或压抑。√

11.社会刻板印象,既包括否定反面印象,也包括积极正面印象。√

12.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坚持“助人自助”。√

13.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是人类基本的情绪。√

14.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以某一测验的分数为准。×(要结合面谈咨询判断)

15.朋辈心理辅导是由受训或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过程。√

16.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和情感等问题上。√

17.情绪的合理疏泄有益于身体健康。√

18.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19.听轻松的音乐,可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放松心情。√

20.常参加集体活动、运动和同学聚会,是增进身心健康良方。√

21.多给人以真诚的赞美,能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22.朋辈心理咨询员是大学心理咨询的常见模式。√

三、多选题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最主要的形式包括(ABCD)

A.个别心理咨询 B.团体心理咨询 C.心理健康教学 D.心理训练活动

2.人的心理健康可以分为哪三个等级( BCD)

A.身体不适 B.一般常态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3.恋爱心理发展的主要过程有(BCD)

A.疏远异性期 B.接近异性期 C.交往友谊期 D.恋爱期

4.压力反应常表现为( ABCD )几个方面

A.心理反应 B.生理反应 C.行为反应 D.情绪反应

5.偏执型变态人格,表现为(ABC)

A.极端固执 B.敏感多疑 C.敌意性强

6.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ABC)

A.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B.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C.排解疏泄不良情绪 D.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7.新生入校,独立是第一关,独立应该从哪些小事做起?(ABCD)

A.整理好自己的领地 B.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C.熟悉周围的环境 D.初步建立社交圈子

8.破坏心理健康的原因(BCD)

A.出乎个人意料的事件发生 B.外界强大压力

C.个体社会支持不良 D.超越个体中介系统的应付能力

9.心理健康的标志包括(ABCD)

A.身体、能力、情绪协调 B.适应环境 C.能评估自己的能力 D.有幸福感

10.人际关系和谐的表现是(ABCD)

A.乐于助人 B.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C.乐于与人交往 D.交往中态度积极

11.心理咨询关系的特点 (ABC)

A.一种职业性的人际关系 B.一种具有时限性的人际关系

C.一种平等助人、共同成长的人际关系 D.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

12.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的基本要求包括(ABCD)

A.自我意识良好 B.社会功能良好 C.社会支持良好 D.价值观合理

版权所有©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地址:渭南市高新区胜利大街西段科教园区     邮编:714026